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荐读】环境保护:1980年代的美国 VS 2010年代的中国

2016-10-21 11:26来源: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作者:李丽平 李媛媛等关键词:环境政策环境污染治理美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中国与美国同等发展阶段的环境措施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同等经济发展阶段中国和美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中国的环境政策与美国相比有超前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国家意志强于美国;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构建早于美国;中国的部分环境法律早于同阶段的美国;中国的部分环境标准严于同阶段的美国;中国履行国际环境责任强于美国。但是,总体而言,中国的环境措施在很多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

3.1 中国的移动源控制等环境政策落后美国

面对机动车飞速发展,中国在移动源控制方面落后于美国同时期的政策。美国1965年颁布《机动车污染控制法》,建立新机动车联邦排放标准,并于1966年开始实施。1970年《清洁空气法》中有很多专门机动车规定,指出“机动车排放物对空气污染有重要影响,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机动车污染”,明确了机动车污染防治的法律地位。而我国的机动车污染控制到2015年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才有所规定,2000年版的少有涉及。

3.2 中国多数环境政策不如美国具有可操作性

中国大多数环境政策只是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美国的环境政策都有详细的指南或技术导则。例如,为落实许可证要求,EPA制定了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系统指南,为企业许可证编写提供参考。而尽管中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但是目前仍然缺乏国家层面的《排污许可证条例》,也没有统一的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或核算技术指南。由此,地方工作缺乏统一规范和精细化技术指导,导致操作困难。

3.3 中国有些环境标准过高致使流于形式

美国的环境标准制定都要有最佳范例,也就是说存在技术基础,只要企业愿意投入或实施就一定能够实现。而中国有些环境标准过严,所有企业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远远超过实际发展阶段所能承受的压力,因此,也就没有动力去实现,只得听之任之或数据造假。最终使得环境标准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4 中国缺乏美国的相关环境政策

目前中国仍缺乏一些相关的环境政策,导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却没有相应的参考标准。以地下水为例,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控制地下灌注行为的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的部门对其实施监管。但是,EPA于1979年6月和1980年5月颁布了地下灌注控制项目的基本原则和目的声明,第一次讨论了灌注井的分类,调查了污染物进入地下饮用水源的主要途径,提出了开展监测和报告的纲领性要求,明确了制定地下灌注控制规章的技术原因;1980年,EPA颁布了《联邦地下灌注控制规章》,定义了5类灌注井并设定了州获得地下灌注控制项目主要执行权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对地下灌注实施监管,最终达到保护地下饮用水源的目的。

3.5 中国缺乏对环境政策进行经济分析

为确保环境政策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重要影响,里根政府时期即开始对美国的环境政策进行成本-效益分析。EPA于1983年发布《监管影响分析操作指南》,之后几经修订。美国在颁布重大环境法律和政策之前,都必须开展相关经济分析,阐明政策实施的成本和效益及其对宏观经济和社会分配的影响,政府和国会依据经济分析的结果才能做出相关决策。

3.6 中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与美国仍有差距

美国过去30年的经验表明信息公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法,能够确保环保的整体稳定。为确保信息公开,EPA除了设置专门环境信息办公室以外,各州环保局的污染物/有害物质数据库与EPA、各州之间都是数据分享的。这些数据最后也可以被公众获得(免于公开的信息除外)。在美国,每位公民(包括非美国公民)、每个组织都可以向政府寻求信息。

4结论与建议

根据分析,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20世纪70、80年代相当。此阶段,虽然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污染物排放非升反降,而且降幅较大。中国的环境政策与美国的相比有超前内容,当然也有明显的不足。针对以上美国环保政策的经验和教训,我国既要创新也要借力,既要瞻前也要顾后,具体从以下方面改进环保政策:

4.1 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绿色转型

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绿色转型就是要在生产、消费、流通等各个方面实现绿色转型。在生产方面,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改造和“绿化”传统制造业,逐步合理降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在经济和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促进节能减排;培育低污染低能耗的新型产业。在消费方面,倡导绿色消费,加强绿色交通、绿色印刷、绿色建筑等;企业层面推广绿色生态设计、完善包装回收等;消费者要提高绿色消费意识。在流通方面,实施绿色运输车辆及货船的绿色认证制度。

4.2 通过与其他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我国应抓住深化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及自贸区发展的机遇,与其他国家开展产能合作。一是,将化工、焦炭、水泥、冶金等高污染行业生产逐渐向原材料产地转移,在原料地投资建厂,就地生产,然后进口成品到国内,减少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污染。二是,在转移过程中进行产业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三是,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国际环境形象,注重在自由贸易协定中设立环境条款和单独环境章节。

4.3 因地制宜,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对象实行不同的环保政策

在现有环境法律和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区域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政策要充分体现地域差异。一是,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实施差别化的政策,对东部地区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水平,采取比国家标准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制定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同时期超前的环境质量目标;而对于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应当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在制定地方行政法规时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红线”,保护自然保护区和草原、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从时间上有所区别,东部地区可以先实行某项政策,待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上去了再缓期实施,时间差距可以有5-10年;三是,制定详细的实施指南及导则,避免“一刀切”,保障差异性环保政策的落实。

4.4 科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环境保护事权,明晰责任

基于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的要求,科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环境保护事权。首先,加强战略和政策研究,搞好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符合中国特征的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其次,将外部性作为划分中央和地方环保事权的重要原则,例如跨行政区域空气污染问题由中央环保部门重点协调,而固废处置等由中央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主要由各地管理。

4.5 将大数据等新型科技成果引入到环境保护中,提高环境保护能力

环保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及时提供和收集关于各项环境质量指标的信息,通过传输到达中心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直接指导下一步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并实时监测环境治理效果,动态更新治理方案。目前,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首先在有条件的地方的某条河流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到城市;城市之间相互推广;逐步从城市推广到农村;由点到面分级推广。

4.6 重视和学习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环境保护政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不仅要学习美国同等发展阶段的环境保护政策,同时也要超前看,学习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环境保护政策,具体包括:一是,重视环境正义和环境公正,设立中央层面跨部门环境公正工作组;二是,重视环境政策的规范化和效率化,重视环境标准落实的最佳范例,制定详细的环境政策技术指南,开展经济政策的分析等;三是,重视环境安全,逐步将环境安全纳入外交和防务政策体系。

原标题:在中国当前同等发展阶段时的美国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政策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治理查看更多>美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