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全文 |《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及绿色发展规划 (简本)》

2018-02-22 16:15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环境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质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持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人,把森林火灾防控重心前移到村组,落实到山头地块,确保森林火灾事故“零发生”。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收滥运木材、乱征滥占林(湿)地、乱采滥挖野生珍稀植物 (古树)、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林业 “五乱”违法行为。建立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 减 灾 体 系,实 现 林 业 有 害 生 物 灾 害 可 持 续 控 制,到2030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全面建成,防治检疫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

5. 加大湿地保护力度。

加快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科研宣教、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着力恢复湖北夷陵圈椅淌国家湿地公园、远安县沮河国家湿地公园、秭归九畹溪国家湿地公园、五峰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当阳青龙湖湿地等重点区域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和扩大湿地空间。加快长阳清江、枝江金湖以及枝江市玛瑙河湿地公园建设,至2020年,长江宜昌段的湿地保有量不低于7.96万公顷。积极争取湿地生态补偿、退耕还湿、以奖代补示范县湿地项目,完成古家淌、眨水坪等湿地示范工程建设。

专栏1: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重点项目

1

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湖北长阳崩尖子自然保护区、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峰珍稀濒危树种培育繁殖、三峡植物园生态公民教育基地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2

天然林保护工程。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全面落实森林管护责任,有效管护777722公顷天然林面积;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41267公顷;完成174751公顷抚育任务。

3

森林公园保护工程。秭归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工程;宜都市帽子尖国家生态公园保护工程;夷陵区西塞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工程等。

4

湿地恢复与保护。推进夷陵圈椅淌国家湿地公园、远安县沮河国家湿地公园、秭归九畹溪国家湿地公园、湖北长阳清江国家湿地公园、五峰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枝江市玛瑙河省级湿地公园、枝江市金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当阳青龙湖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建设;扩建水田坝吒溪河湿地公园,继续推进柏临河湿地公园建设;新建古家淌、眨水坪等湿地示范工程,共30公顷。

(三)系统推进生态治理与修复。

1. 推进水土流失治理。

加快推进三峡库区、清江流域沿线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清江流域35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专项治理,配套田间道路及坡面水系维护,完成12200公顷坡耕地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量,提升耕地质量。兼顾区域农业生产、草食畜牧业发展及精准脱贫,全面加强林草植被保护与建设,对兴山、宜都、五峰、秭归等县市的岩溶地区实施石漠化集中连片分区治理,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754.31平方公里,治理岩溶面积951.2平方公里。至2020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65%,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得到明显控制,水 土 流 失 治 理 初 见 成 效。 至 2030 年, 水 土 流 失 治 理 率 达72.5%,坡耕地得到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

专栏2: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重点项目

1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重点推进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以长阳县为重点,结合清洁小流域整治,完成清江流域35000余公顷水土流失治理;以秭归县、五峰县为重点,完成12200公顷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远安沮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00公顷。

2

石漠化治理工程。在宜都市、兴山县、五峰县、秭归县等地,治理石漠化面积754.31平方公里,治理岩溶面积951.2平方公里。

2. 加大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始终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山形与水系、绿韵与红脉、眼前与长远、修复与建设相辅相成、共轭修复的思路,重点推进长江宜昌段涉煤矿山、磷矿区矿山、露天矿山,以及其它矿山4类矿山生态治理。至2020年,通过采取危岩清除、复垦复绿、滑坡整治、土地平整等措施,完成长江流域宜昌段224.56平方公里矿山的生态治理与恢复。其中,治理恢复涉煤矿山235家,面积94.9平方公里;磷矿123.5平方公里;露天矿山77家,面积约3.96平方公里;铁矿、锰矿等其它矿山2.2平方公里。

专栏3:矿山生态治理与恢复重点项目

1

废弃煤矿生态治理与恢复。在宜都市、五峰县、长阳县、远安县、当阳市等地,通过采取危岩清除、复垦复绿、滑坡整治、土地平整等措施,完成长江流域宜昌段235家以上涉煤矿山生态治理与恢复,恢复治理面积94.9平方公里。

2

废弃磷矿生态治理与恢复。在夷陵区、兴山县、远安县等地,通过采取危岩清除、复垦复绿等措施,完成长江流域宜昌段123.5平方公里的磷矿生态治理与恢复。

3

露天矿山生态治理与恢复。在高新区、西陵区、点军区、夷陵区、兴山县、五峰县、长阳县等地,通过危岩清除、植被恢复等措施,完成长江流域宜昌段77家以上露天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恢复治理面积约3.96平方公里。

4

其它矿山生态治理与恢复。通过排水工程、拦石墙工程、削坡整形和植被恢复等措施,完成长江流域宜昌段铁矿、锰矿等约2.2平方公里其他矿山恢复治理工作。

3. 建设高标准农田。

加强统一规划,完善资金保障,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重点推进长江宜昌段宜东平原和西南部低丘岗地等地区高标准农田试点建设,通过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及土地平整、完善灌溉与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林网等措施,将长江流域宜昌段的基本农田打造成 “田成方、树成行、路贯通、井渠管道连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至2020年,完成64553.33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建后管护机制,建立全市统一数据库,依托遥感监测等对高标准农田实现全程监控、精准管理。加大政府投入,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共同参与高标准农田投资建设和管护。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通过设置防护林、实施坡改梯等措施,减少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数量。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坡改梯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推广节水抗旱技术,大力实施 “沃土工程”、移土培肥等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四)构建四季分明的景观格局。

1. 构建山、水、林、城交融的景观格局。

按照 “道、雅、胜”的景观理念,利用现状河道水系,打造“一江两岸、三带、九廊道”的景观格局,凸显 “秀水 (融龙、聚凤)、润景、融城”特色,形成 “玉带串金环、明珠镶织锦”沿江美景、四季分明的景观画卷。同时,高效整合水体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社区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系统,推动滨水景观构建,打造人水交融的公共空间。

一江两岸:一江是指长江生态风光带,也是宜昌市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主轴。两岸是指长江沿岸,通过生态景观廊带连通沿线的自然景点、人文景点,更有效地传承自然和历史文化,展现滨江景观风貌,为城市居民活动休闲提供新去处。

三带:包括长江入境至南津关带、中心城区至猇亭区带、白洋到长江出境带。不同带其景观功能定位不同,展现出 “山水林田湖”四季分明的景观风貌。

九廊道:是指以九条主要支流形成的景观生态廊道,包括清江、香溪河、黄柏河、沮漳河、卷桥河、柏临河、玛瑙河、渔洋河、运河廊道,河流既是担当重要的生态廊道,同时承担着景观游憩等重要功能。

2. 提升一江两岸绿色 “颜值”。

强化河道岸线生态治理,开展长江宜昌段岸线治理。坚决拆除长江沿线非法码头;推进清江隔河岩库区沿岸闲置废弃的散货(煤炭、砂石)码头、黄柏河磷矿码头、香溪河沿岸小散砂石、

磷矿码头整治,恢复岸线生态原貌,力争2020年长江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86%。开展沿江公路、长江两岸乡村道路实施边坡治理、景观化改造,推动形成沿江绿色生态景观轴,展示宜昌融 “山、水、林、田、湖”为一体的城市生态风貌。严格控制长江干支流开发建设活动,全面整改水电过度开发、生态流量不下泄、河流断流等问题,停止新建引水式水电站项目审批。在胭脂坝等地开展消落带生态治理研究,选择适宜地点开展生态治理试验,解决长江水位大幅消涨带来的消落带植被稀疏问题。加快实施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在三峡库区周边人工造林667公顷,封山育林4000公顷;在库区坝下,以 “两江四河”沿线和大中型水库周边区域为重点,实施人工造林1333公顷,封山育林2000公顷,着力增强长江宜昌段水源涵养生态功能,提升江河沿岸绿色 “颜值”。

专栏4:一江两岸绿色 “颜值”提升重点项目

1

长江岸线生态治理修复工程。通过建设生态护坡、水保及景观绿地、开展生态环境整治等措施,完成伍家岗区临江溪污水厂至龙盘湖段、点军区葛洲坝坝下至艾家镇与宜都红花套交界处段、枝江市段、宜都市枝城段、秭归县城至郭家坝、九畹溪沿线段、秭归县木鱼岛至尖棚岭段等共114.92公里岸线治理。

2

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低效林改造等技术措施,完成在长江流域宜昌段人工造林2000公顷,封山育林6000公顷。其中三峡库区周边人工造林667公顷,封山育林4000公顷;在长江流域宜昌段下游,以 “两江四河”沿线和大中型水库周边区域为重点,实施人工造林1333公顷,封山育林2000公顷。

3. 打造四季有颜的景观功能带。

长江入境至南津关带—打造三峡山水画廊。该景观功能带包括高峡平湖区、三峡库区。大力推进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修复和库岸植被绿化技术研究,开展消落带生态治理试验,探索建设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盘活屈原文化、三峡水电文化、巴楚文化,打造太平溪、茅坪、南津关特色历史文化小镇;增强三峡水源涵养功能,强调绿地的生态型和滨水空间的自然性。利用原始的自然资源,在绿地中开辟视觉通道,应用荷花、香蒲、睡莲、蒲苇等水生植物,垂柳,水杉,枫杨等造型别致的乔木点缀边界,营造四季花开、高峡出平湖的林深俊秀之美,形成以三峡为核,地域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镶嵌交融的景观格局,使之成为世界级生态旅游度假胜地,营造出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灿如绮”的自然景观形象。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修复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治理查看更多>环境质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