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土十条”落地 细节是关键

2016-06-13 08:41来源:检察日报作者:谢文英关键词:土十条土壤污染耕地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去年的这一天,首份全国耕地“体检”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有3488万亩重金属中重度污染或超标耕地,耕地污染形势严峻。

今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袁驷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镉大米”事件时表示,土壤污染与大气、水污染相比,其成因更为复杂,大气的沉降、水污染、工业污染、建筑污染、交通运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矿山开采污染、垃圾污染等,都可能最终影响到土壤,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更大,对其有效防治也更为迫切。

今年5月31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历经50余次修改后出台,共十条,35项,简称“土十条”。根据“土十条”,我国到2020年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将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到2030年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2050年,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土十条”还对土壤安全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指出重度污染的土壤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

人们期待“土十条”落地生根,从此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解读:“土十条”有哪些亮点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是我国土壤资源领域的专家,多年来一直在深入研究土壤污染防治问题。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谢德体介绍说,目前全国耕地质量整体偏低,中低产田比例达2/3,坡耕地约占40%;土壤养分失衡较为普遍,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为50%左右,远低于欧美等国70%到80%的水平;土壤资源利用强度大,利用方式复杂,农用化学品施用多,这种生产方式对土壤质量产生深刻影响,导致部分耕地因受到中重度污染已不宜耕种粮食作物。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正军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复杂严峻的耕地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巨大隐患。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应优先治理耕地,确保粮食安全。

摸清底数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前提。“土十条”规定,我国将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1次。而且,每年要重点调查一个地方,还将建立全国土壤污染监测体系。谢德体表示:“这样的好处是,能够随时掌控土壤污染状况。这条可以说是一大亮点。”

原标题:“土十条”落地 细节是关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十条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耕地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