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保资本评论正文

【热点关注】PPP基金与金融创新

2016-08-03 17:21来源:中国投资咨询作者:黄美杰关键词:PPPPPP政策PPP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大家平时提到PPP的时候,听到的官方语言跟学术语言非常多,今天,我想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跟大家来交流PPP。

不过在开始我们正式的主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公司。中咨华盖是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控股,中国建投集团混合所有制试点平台。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项目为中心的营销服务模式。

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以下三个主题,一是PPP政策法规的逻辑与机制分析,二是基金与金融创新,三是PPP落地的精品投行思维。

PPP政策法规逻辑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央政策的逻辑,中央为什么要推行PPP?

首先,据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截止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0万亿元人民币。考虑或有债务后,全国各级政府债务约30.28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7.9万亿元。实际上2014年43号文出来之前这个数字是有变化的,地方政府实际负债数据远远大于官方公布数据,而且地方政府负债呈现滚雪球式增长,特别是政府领导换届后,旧的债务需要偿还,新的“政绩”需要资金投入,地方政府的负债率越来越高,但中国地方政府没有直接举债的权限,因此这些地方政府负债最终将由国家财政来兜底,从而造成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空前的压力。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增多,本届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选择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抓手,并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目标是202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60%,其中核心是三个一亿人的问题,我们测算过,每一个农民转换为城镇居民所需要增加的公共服务产品投入约10万元左右,加上附加与隐性投入,大概总规模在42万亿。

无论是政府存量债务的偿还,还是新增投资的资金需求,对当届政府的经济发展策略、财政管理能力、以及国有资本的改革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于是,国家首先想到的是进行顶层设计,对财政与国有体系进行改革,修改政策进行支持。

第一步:修改预算法

使中国国家预算管理制度从“税收法定”慢慢走向“预算法定”。 新的预算法对财政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跨年预算机制、转移支付及其他方式,最重要的一个章节与看点是:规范政府举债。

第二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记得2014年9月底出台国发43号文时,地方政府及投融资平台非常紧张,担心此文之后,地方政府融资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2014年底之前,大多地方政府突击融资,以解来年资金紧张局面,其中有家与我们合作的银行仅二三个月就突击贷款达200多亿;现在看来,市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出现了资产荒,优质的地方政府融资项目一案难求。

43号文主要有四方面核心内容:

一是细化省级政府的举债方式;

二是规范举债的管理;

三是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与在建项目,其后,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的通知》(财预[2014]351号);

这其中还有一个核心,就是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模式,所以第四就是推广PPP。在43号文出台之后,得到了许多不同的响应,国务院连续进一步规范PPP的实施与指导文件,发改委也积极响应推进PPP并发布系列文件,财政部更以监管部门与指导实施部门的角色发布可执行的系列文件,截止目前,很多部委都对各自主管领域发布了专项PPP规范指导文件。

举债融资机制变化

43号文之后,地方性的举债融资机制发生了一定变化。

第一个是公益性项目,根据它是否存在收益来进行区分,这其中分两类,第一类是无收益的,它的偿还来源是一般性预算,此类融资主要通过发行一般债券来解决;第二类是有一定收益的,也称为准经营性项目,它的偿还来源是政府性基金,此类融资主要通过发行专项债券来解决;上述二类的融资都属于政府债务。

第二个属于非公益项目,也就是通常说的经营性项目,主要偿债来源靠项目自身未来的现金流收益,一般可以达到负债本息的全覆盖,此类融资属于市场化举债模式。

根据文件规定,不管是公益性项目还是有现金流的经营性项目,只要提供的是公共领域服务或产品,都可以以PPP模式进行项目的合作投资。

43号文的要点主要有三个:一是设立项目公司(股权模式);二是特许经营;三是政府不承担债务。

PPP项目的正式实施,必须经过二个方面的研究论证:一是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进行论证,二是对拟合作项目进行物有所值的评价。这二项工作是PPP项目入库与执行的基础条件。

中国投资咨询在PPP领域是比较专业的,目前已提供咨询的项目覆盖全国26个省市,有20个项目入围国家级PPP示范项目,10个项目入围省级PPP示范项目。多名专家曾担任过财政部和多个省市的示范项目评审,如浙江省首批PPP示范项目,中国投资咨询就选派了5名专家担任评委。而中咨华盖在PPP领域的业务重点是PPP金融的实施和落地。

原标题:沙龙实录 | PPP基金与金融创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