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政策正文

《贵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17-09-01 09:07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现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5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加快建设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推行清洁化农业生产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推进畜禽养殖排泄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开展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生产使用专项整治,降低饲料和兽药中重金属物质残留。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试点。到202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达80%以上。(市农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文明委参与,各区〔市、县〕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26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根据《贵州省灌溉水水质监测方案》开展灌溉水水质监测,对未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的,水务部门会同农业主管部门采取措施限期改善。对因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导致严重污染土壤、影响农产品质量的,要及时查明原因,调整种植结构或落实整改措施。(市水务管理局牵头,市农委、市生态文明委参与,各区〔市、县〕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27探索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农膜的集中处置。建立以“经营单位负责回收、专业机构集中处置、公共财政提供支持”为主要模式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通过与财政支农专项扶持等方式挂钩,落实农药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回收责任。各区(市、县)要统筹规划、建设并落实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处置设施。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不合格农膜的行为。到2020年,全市农药废弃包装物基本实现统一回收和集中处置,初步建成回收体系。(市农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生态文明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供销社等参与,各区〔市、县〕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七)减少生活污染。

28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区和居民协调机制,落实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开展垃圾填埋场专项排查,对非正规的垃圾填埋场实施强制关闭,对已造成污染的垃圾填埋场由县级政府制定整改方案并实施。2017年完成清镇海螺水泥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的验收,建成投运花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018年完成高雁、比例坝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技改升级项目主体工程,2019年全部完成。(市城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文明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参与,各区〔市、县〕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29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扩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范围,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收集水和处理。到2020年,全市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100%。(市城管局、市水务局管理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文明委、市财政局、市农委参与,各区〔市、县〕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30落实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探索并开展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材产品等资源化利用示范,参照国家针对循环经济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在土地优惠、资金补助、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电力优先等层面出台可操作的具体方案,促成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产能。到2020年,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30%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文明委参与,各区〔市、县〕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八)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

31制订治理修复计划。整合国土、农业、生态部门现有土壤污染调查成果资料,查找耕地和污染地块突出的污染问题,以问题定项目、以项目定责任,制订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治理修复计划,安排一批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重大治理修复项目,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责任和实施计划。2017年底,完成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治理修复项目库建设。(市生态文明委牵头,市农委、市国土资源局参与,各区〔市、县〕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32创建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继续抓好清镇市东门桥河左二支流流域周围遗留汞污染治理项目,完成约600亩农田治理任务;以贵钢地块、轮胎厂地块、贵铝地块为重点,启动工业企业搬迁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试点,为后续污染场地的治理修复提供依据,确保重点工业企业搬迁场地的安全开发再利用。(市生态文明委负责)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土壤污染现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