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评制度”相关结果321

      来源:蔚蓝地图2016-07-07

      环评制度是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法律制度,肩负着守门员的职责,如果环评质量得不到保障,就失去了环评应有的预防效果,这些低质量的环评文件涉及的建设项目若逃过监管、轻松上马,将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来源:天津北方网2016-06-22

      一是开展重点涉气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整治,针对钢铁行业中的烧结(球团)工序、高炉炼铁工序和炼钢(转炉、电炉)工序、水泥制造行业中的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平板玻璃制造行业等开展环保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执行情况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6-22

      流域开发利用,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一地、两域、十个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磷煤化工、黑色和有色金属、畜牧、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等五大专项规划,应严格执行规划环评制度...二、建立健全环评准入制度(一)强化规划环评

      来源:新闻百科2016-06-21

      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很多老国企搬迁时没有完善的环评制度和土地修复制度,把废渣就地填埋了就搬走了,而当毒地引发事故时,污染企业可能早已不存在,也可能这块土地上已经建立过其他企业,该由谁来为这片污染场地负责就成为一个无解的难题

      黑龙江省关于印发《2016年重点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6-12

      (一)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专项检查全面检查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制造等行业,重点检查企业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执行情况、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大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情况。...二、工作要求(一)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来源:夏青说绿2016-06-12

      尽管三条铁线深入基层环境管理实践尚需时日,但三条铁线已为环评制度贯注了强大的生命力。另外一件环保大事,即红线管控制度,也必将依托环评制度落实。...环评制度从诞生到今天,30多年了,我一直在第一线,感到规划环评、战略环评是值得夸赞的新发展,项目环评则有不进则退的趋势,现在有了新希望,那就是这次环评回归本意的变革。

      来源:民主与法治日报2016-06-01

      环评审批方面严格把关《报告》指出,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已十余年,但环评制度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评估报告认为,一年来,新环保法实施效果明显,各项主要环境管理制度和法律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和遵守,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5-31

      具体内容如下:详情点击5、广东省环保厅公布第二批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 158家企业上榜近日,广东省环保厅公布第二批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涵盖158家企业,主要是企业环保设施未验收主体工程就正式投入生产,违反环评制度...亮点主要有强调用能权交易制度、明确节能管理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监察体系、突出企业主体地位、重点抓用能大户这五大方面。

      来源:北京商报2016-05-24

      《报告》指出,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已十余年,但环评制度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未批先建现象普遍,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地方允许未批先建的项目、企业事后补办环评手续,而且没有罚款处罚措施。

      来源:环境影响评价杂志2016-05-20

      1台湾环评制度发展及法规建设历程台湾在1979年由当时的卫生署在科学技术发展方案架构下主持建立环评制度,并于次年召开跨部门的推动建立环评制度执行计划的协商会议,进行法令研拟、制度建立及参考审核等工作,开始进入环评制度建设阶段

      来源:点绿网2016-05-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从源头预防建设项目污染和破坏生态最重要的一项环保法律制度,而环评机构编制的环评文件是环评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曾公开表示。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2016-05-05

      环评制度、总量控制制度等环境管理制度分别被强化后,进一步加剧了矛盾交叉的局面。...以水管理为例,在水排污许可证之外,除了建设项目环评,又衍生发展出涉及水的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水土保持评价、节能评价、节水评价等一系列制度,各行政部门反复进行审查审批,大大降低了效率。

      来源:新民周刊2016-04-29

      甚至可以说,一些地方的环评环评审批一边失效一边利益化地任性着。我国现行的环评制度,到底有些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我国早在文革时期已就引入环评,尽管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确立环评制度是在文革之后,但是环评体制和意识依然受到此前的一些影响。

      来源:环境影响评价杂志2016-04-28

      环评制度、总量控制制度等环境管理制度分别被强化后,进一步加剧了矛盾交叉的局面。...由于历史局限,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排放许可分别进行,又与环评、总量控制等制度存在交叉。当前推行综合性的排污许可制度面临环保系统内部的体制性障碍。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4-01

      环评作为环境管理核心制度之一,其目的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是环评制度关键的一道法定程序。然而,环评公众参与造假却已成为环评领域长期存在的顽疾。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3-28

      如何充分发挥排污许可制度的核心作用?如何与环评制度、总量控制、污染防治等制度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如何做好政府、企业、第三方治理的责任分工?...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将在顶层设计上高度融合环评制度、总量控制、污染防治等现有制度,重构诚信体系,打造政府和企业互信的理念。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3-21

      总之,撤销资质也好,缩减评价范围也好,整治的是这些违规的环评机构,而目的是要让项目环评起到应有的作用。希望我国的环评制度能够愈加完善,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的一道大闸。来源:点绿科技

      来源:华夏时报2016-03-12

      过去,环评制度重审批、轻监管;未来,环境工作将围绕排污许可证制度来进行管理。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部官员表示,排污许可证管理方案目前正在制订当中,2017年会推出相关的条例。

      来源:环保人才网2016-03-08

      当前,环保部门的主要管理工具有:总量控制、排污许可、排污费、生态补偿、运营资质管理、三同时制度环评制度等。...因此,很多制度也是围绕这些工作开展的当然,这是中央政府的职能,到了地方上,会有些变化和适应自己业务的调整模式。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03-02

      4)日前,环保部连发七文,强调完善创新环评制度,要求以规划环评为引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环保部长陈吉宁脱钩的承诺不断兑现,为民众津津乐道。...细分层面,预计海绵城市、土壤修复、新能源汽车及环评将成为核心讨论的对象:1)随着水十条细则出台完善,兼具城市建设与环境改善双重功能的海绵城市脱颖而出,其万亿投资空间,拉动城市基建与环境污染治理,是目前大经济形势下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