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危险废物评论正文

从CLH崛起 对比中美危废行业及对中国危废企业的启示

2019-01-23 16:37来源:光大证券作者:殷中枢 王威关键词:危废行业危废处理危废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危废减量

八十年代末,EPA 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不再是传统的控制排污,转而开始强调加强防治污染的重要性,并于1988 年颁布了《废物减少评价手册》。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污染预防法》首次以立法的方式肯定了以预防污染取代长期采用的末端治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政策。据此,EPA 要求6000 家大型企业主动削减每年排出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排放量。加上美国化工公司开发和推行了许多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危废排放量进一步减少。从1991 年到1995年,危废减量及美国经济不景气使得美国全国危废产生量从3.06 亿吨下降到2.14 亿吨,降幅近30%。与此对应,危废量的下降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危废处置量的减少。危废处置量也从2.94 亿吨下降到2.08 亿吨,降幅达29.26%。

(2)政府监管进一步趋严

针对危废焚烧、填埋等处置设施,EPA 及州环保部门相继出台了多个行业标准,包括可处置的危废名录、危废排放标准、关停标准等等。部分危废焚烧、填埋厂需花费大额费用改造才能符合新标标准,因此被迫关停。如Safety-kleen 于1997-1998 年陆续关停了路易斯安那州Baton Rouge、犹他州Clive、南卡罗来纳州Roebuck 的焚烧设施,直接导致公司每年减少21.5万吨的处置能力。与此同时,EPA 及州环保监管部门对违规的危废企业毫不手软,频频开出巨额罚单。行业巨头CWM 于1991-92 年累计收到8 个大额罚单,罚款金额近千万美元。

(3)产能过剩

危废行业在经历了80 年代的扩张后,大量公司涌入,全国各地拥有许多危废处置设施,1991 年处置设施数多达3800 多个。但90 年代的危废减量化导致行业发展遭遇严冬,大量产能被闲置。由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战使得企业利润下降,甚至有部分企业亏损经营。目前,美国危废行业的危废焚烧价格大概在700 美元/吨左右,但在价格战时期,焚烧价格平均仅为529 美元/吨,更有25%的危废焚烧价格仅为472 美元/吨,价格的持续走低促使众多小型危废处理厂的经营走向困境,最终只能倒闭或是被收购。

行业成熟(2000 至今):进入21 世纪后,危废行业走向成熟,危废的产量和处理量从2001 年起均相对稳定。危废产量方面,美国的危废产量和美国的工业结构调整和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有着较强的关联度,21 世纪后危废产量基本保持稳定,产废企业数量则在13 年起有上升趋势;危废处理量方面,整体的产能规划更为合理,产能富余量稳步减少,行业的危废处理量和危废处理机构数量都在稳步减少,同时行业的集中度也在持续走高。

美国的危废行业目前主要有以下特点:

(1)危废行业较依赖工业,尤其是化工和油气行业的发展。美国不同行业对危废产量的贡献度上,基础化工制造业占比常年超50%,石油和煤制品制造业以及废物处理行业也稳居前三,且近20 年来,排名前三和前十的行业的危废产量占比在稳步提高,进一步推动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2)第三方处理比例较低。在1990 年后,政府对危废的监管进一步趋严,单纯的通过第三方处置对于有大量危废产出的企业来说成本过高,加上危废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促使众多大型化工企业采用自行处理危废的方式消纳危废产出。从2001 年起,美国危废的场外处理量(Waste received fromoff-Site,即接收从场外运送进处理厂内的危废,基本等同于第三方处置量)稳定在15%到20%之间,在危废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第三方处置危废企业可以分到的蛋糕其实十分有限,这也激发了危废处置企业开拓新业务的需求。

(3)危废处置方式求同存异。整体来看,美国危废处置方式的选择已基本统一,深井灌注已成为美国危废处置的主流方式,自2013 年深井灌注处置危废量的占比稳定在70%左右,废液处理(仅适用于液费)、能量回收、焚烧、填埋位列2-5 位。但是另一方面,第三方处置和自产自处理的危废处置方式有着较大的不同。石油、化工等大型企业多使用深井灌注处理自己产出的危废(占比达80%以上),因其处置手段安全且成本相对较低;而第三方处置企业的主流处置方式则是回收利用(包括能量、金属、溶剂等,占比近30%),填埋、焚烧、深井灌注等处置方式的占比均在10%左右。处置方式差异化的主要原因是自产自处理企业多为石油和化工企业,危废种类多为液费,深井灌注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而第三方处置企业接收的危废种类更加多样化,液费占比也相对较低(30%左右),回收、焚烧、填埋等处置方式更符合其成本控制和利益获取的要求,所以上述处置方式的占比更多。

2.2、CWM陨落,CLH崛起


危废行业发展过快后经历调整也引发了行业格局的调整。CWM是二十世纪70、80年代最大的废物处置公司Waste Management的子公司。Waste Management的创始人Dean Buntrock和 Wayne Huizenga在1975年把危险废物和化学废物的业务分离出来,成立了CWM,率先进入了危废市场。1976年,RCRA法案颁布后,CWM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大举购买全美的危废设施,成为全美危废行业的超级公司。1980年CWM的年收入达到8490万美元,1981年CWM的年收入增加到1.19亿美元,是80年代美国危废行业当之无愧的巨头。

但是1990年代以后,危废行业整体萧条、监管变严,导致CWM大量设备关停。此外,90年代环保人权活动的兴起也使得CWM公司受到大量冲击。代表性事件为CWM公司阿拉巴马州Emelle设施事件。

阿拉巴马州Emelle设施是危废巨头CWM公司最大的危废填埋场,其库存容量是全美其他十个填埋场的总和。1989年Emelle设施的危废处置量已经达到78.8万吨。Emelle处置危废的90%都是从其他州接收的,当地居民认为该设施严重忽视人权,因为其把大量其他州的危废转移到黑人生活区域(Emelle地区超过93%为黑人)进行处置,故而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要求关停该设施。尽管最终Emelle设施没有被关停,但是该事件对Emelle设施的运营产生了极大影响,1991年Emelle设施的危废处置量锐减至29万吨。该事件对CWM公司从收入和名声方面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作用。

除了危废行业萧条、环保人权活动等外部因素,CWM的衰落也有其自身的原因。CWM公司在危废行业迅速跌落时期,仍然相信危废行业必将崛起,一味加大投资,导致了更多的损失,一代巨头就此陨落。值得注意的是,CWM的母公司也是在这段时期扩张至多个关联度不大的领域,最终难逃从行业龙头走向被并购的命运,但这也造就了当今的固废巨头WM的诞生。

新巨头Clean Harbors崛起。2002年CLH收购Safety-Kleen Services化学服务分部,是萧条-调整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并购。这次并购后公司年收入将近翻了一番,达到6亿美元,也将公司推向行业巨头的位置。

Safety-Kleen早期是一个溶剂、废油回收企业,198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溶剂回收公司。1976年EPA推出危废法案后,因处置的溶剂被列入危废名录,Safety-Kleen正式进入危废业。1985-1987年Safety-Kleen通过三次战略并购,拓宽了公司业务分布、扩展了废液处置类型、掌握了回转炉焚烧等新技术,具备了处置大量危废的能力。1987年Safety-Kleen年收入增长达到31%,进入福布斯500强,并且是美国第一家连续17年收入增长超过20%的企业。然后1990年代初,“外忧”――危废行业整体萧条和“内患”――高达270万美元的EPA罚单带来的双重打击使得Safety-Kleen开始走下坡路。2002年,Safety-Kleen出售化学服务分部,包括55个服务设施、33个处置设施和4400员工,被CLH收购。

作为收购方,CLH成立于1980年,公司最初是区域性收集废物的小企业,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专业化危废处置公司,并于1987年上市。CLH在1990年代初的体量并不大,1991年只有一个设施处置量超过5万吨,1995年才通过并购获得了焚烧设施,因此受到行业萧条的冲击不大。

CLH通过这次并购一举成为美国最大的危废处置公司,奠定了危废行业新的竞争格局。在这次行业洗牌中,传统巨头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由于体量较大较难通过适时的调整及时止损,而受冲击较小的中小企业反而通过合理并购成为新巨头,如CLH。下一章节我们将详细介绍CLH的崛起之路。

原标题:国际环保巨头系列报告之四:CLH:逆势迎风起,时势造英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危废行业查看更多>危废处理查看更多>危废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