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4.5 可持续性
治理/修复应有利于保持或提高耕地质量,保证耕地可持续利用。优先选择不影响农业生产、不降低土壤生产功能的治理/修复技术模式。
5 目标
受污染耕地治理,以实现治理范围内农产品达标生产为目标,评价标准参考 NY/T ×××;受污染耕地修复,是在实现治理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使耕地土壤中目标污染物含量降低到 GB 15618 规定的筛选值以下(含),或降低到保障农产品达标生产的含量。
6 范围
由前期耕地污染风险评估程序确定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的范围、面积、边界。
7 流程
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的一般程序如图 1 所示,包括:基础数据和资料收集、受污染耕地污染特征和成因分析、治理/修复的范围和目标确定、治理/修复模式选择、治理/修复技术确定、治理/修复实施方案编制、治理/修复组织实施、治理/修复效果评估等。
7.1 基础数据和资料收集
在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工作开展之前,应收集治理/修复相关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7.1.1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自然灾害等。
7.1.2 农业生产状况:农作物种类、布局、面积、产量、农作物长势、耕作制度等。
7.1.3 耕地污染风险评估情况:包含土壤环境状况、农产品监测资料、污染成因分析等。
土壤环境状况:污染种类、分布及范围,污染排放途径和年排放量,农灌水状况、大气状况、农业投入品情况、污染源情况等。
农产品监测资料:农产品污染元素历年值、农产品质量现状等。
污染成因分析:受污染耕地土壤与农产品污染来源分析、耕地污染输入输出通量分析等。
7.1.4 其他相关资料和图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行政区划图、农作物种植分布图、土壤类型图、高程数据、耕地地理位置示意图、治理/修复范围图等。
注:收集资料应尽可能包括空间信息。点位数据应包括地理空间坐标,面域数据应有符合国家坐标系的地理信息系统矢量或栅格数据。
7.2 耕地污染特征和成因分析
结合前期耕地污染风险评估结果,进一步分析受污染耕地污染状况、分布、面积及范围、成因及来源等,为下一步治理/修复工作精准施策提供支撑。
7.3 治理/ 修复 的范围和目标确定
根据前期耕地污染风险评估结果,综合工作基础、实际情况、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明确对受污染耕地实施治理还是修复,并进一步确定治理/修复的范围和目标。
7.4 治理/ 修复 模式选择
根据耕地污染风险评估的结果,基于耕地污染类型、程度、范围、污染来源及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治理/修复模式,如农艺调控模式、生物修复模式、工程模式等。
7.5 治理/ 修复 技术确定
包括技术筛选、技术验证和技术确认 3 个环节。
7.5.1 技术筛选:治理/修复模式确定后,从该模式备选治理/修复技术中,筛选潜在可用的技术,采用列表描述分析或权重打分等方法,对选出的技术进行排序,提出拟采用的技术或技术组合。
7.5.2 技术验证:对拟采用的治理/修复技术进行可行性验证。参考 NY/T 497,选择与目标区域环境条件、污染种类及程度相似的耕地开展田间试验,或者直接在目标区域选择小块耕地开展田间试验。对已在相似耕地开展田间试验的,并可提供详细试验数据和报告的治理/修复技术,经专家论证后,可以不再开展田间试验。
7.5.3 技术确认:根据技术的田间试验结果,综合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最终确定目标区域内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技术。
7.6 治理/ 修复
根据 7.3-7.5 所确定的治理/修复的范围、目标、模式、技术等,编制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所包含的内容及技术要点参考附录 A。实施方案需要经过意见征求、专家论证等过程。
7.7 治理/ 修复 组织实施
严格按照治理/修复实施方案确定的步骤和内容,在目标区域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工作。对治理/修复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周边环境开展动态监测,分析治理/修复措施对耕地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需有应急预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农村交通运输网、供水设施、能源体系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王伟)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夯实“三农”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其中指出,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农村交通运输网、供水设施、能源体系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此文件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全文如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山西水土保持经过70多年的不懈奋斗,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果已经蕴含了大量的水土保持碳汇。右玉县是全国5个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之一,作为水利部确定的碳汇交易试点县,率先在山西省开展先试先行,在水利部指导下,右玉县小南山流域本次用于交易的碳汇量6.75万吨。经多方沟通,确定厦门产权
8月26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等8部门印发《广东省甲烷排放控制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甲烷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基础能力有效提升,甲烷资源化利用和排放控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持续提升,污水处理甲烷
近日,内蒙古印发高质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通知,其中提到,推进农田供电工程“建管运”一体化,电网供电灌溉地块据实提取投资额度,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组织进行设计、物料采购、施工、管护运维,确保满足灌排用电需求。同时,按照不低于施工企业中标金额10%的比例落实以工代赈。原文如下:内蒙古自治
近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农村卫生户厕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提高到75%、8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
3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户均配变容量提高到3.25千伏安。推动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推动充电桩乡镇全覆盖。原文如下:中共安徽
近日,江西发布《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选择3735个省级村点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实际的改厕技术模式和厕所粪污收集处理利用模式,探索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补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11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强化与长三角城
11月14日,青海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青海部分(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其中包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太阳能发电系统建设及运营、风力发电场建设及运营、工业余热发电技术应用改造、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桩建设、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储备设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攀枝花市“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以防、控、治、管为主要手段,切实防治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环境,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全文如下:攀枝花市“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二〇二二年十二月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攀枝花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
11月17日,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阜阳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本着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要求,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系统修复,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系统治污,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
湖北省恩施州人民政府印发《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按规划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要求,设置生态保护与修复、蓝天、碧水、净土、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无废以及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七个领域重点工程196个,总投资183.60亿元。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第一章目前形势一、“十三五”规划实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印发《河北省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工作推进方案(2022-2025年)》,详情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他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中央全力推进下,
近日,永清环保收到广东惠州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综合试点项目中标通知书,这是永清环保首次中标华南地区耕地修复项目,标志着永清环保耕地修复业务正式挺进珠三角地区。据永清技术人员介绍,本项目将开展非食用植物替代种植、低积累水稻品种、钝化剂和叶面阻控剂品种筛选以及“VIP+n”技术模式等多种
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73.08万元,较上年大幅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34.04%。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8元(含税)。3月30日晚间,永清环保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39%;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三大攻坚战决胜之年。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稳定经济运行的同时,湘潭如何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日前,《湘潭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为三大保卫战挂出
日前,台州发布《台州市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成效评估办法(试行)》。全文如下:台州市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成效评估办法(试行)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对我市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工作实施情况的跟踪、调查与反馈,推动落实《浙江省台州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围绕贵州省历史遗留、土壤及地下水突出问题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谋划了13个重大项目。其中土壤污染防治包括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18个县区耕地污染成因排查、在产企业污染源治理、农用地安全利用、建设用地
10月12日,广东省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阳江市“十四五”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地下水环境质量安全为目标,以解决突出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问题为重点,全面提升监管能力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土壤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阳江打造沿海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7月4日,丹江口市发布2022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总体目标提出,对标“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总体思路,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分类管控、综合施策,严控增量、减少存量”的原则,以改善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粮食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全面完
3月31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由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这部从今年9月1日起将施行的条例,重点围绕让群众“住得安心”“吃得放心”,从源头对土壤污染防治作出制度安排。土壤污染是各类污染物的受体,这决定防治要加强系统
本文通过对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发展历程和管理制度体系的系统回顾,立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中长期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目前,长江经济带不仅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因此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其生态环境安全对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近日,嘉兴市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2021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力争到2021年底,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3%;全市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1%、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行政村覆盖率92%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100%。
四川省“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四)——排查隐患,防控风险
“十三五”以来,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由于土壤污染防治整体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土壤污染来源复杂多样,全省土壤污染防治仍然存在部分区域土壤隐患大、污染治理不平衡、污染防治技术不够成熟、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滞后等问题。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和《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的出台,将为在土壤污染责任人不明确或者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开展责任人认定提供依据。开展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不会加重企业负担。
一、全国土壤修复市场潜力高达万亿规模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我国现有耕地中,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度、重度污染,土壤点位超标率接近20%,大多不宜耕种。根据中国环联估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