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政策正文

农业部:《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征求意见稿)

2018-09-21 11:15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耕地治理污染耕地治理耕地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8 治理/ 修复 效果评估

治理/修复完成(或阶段性完成后),由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修复措施的完成情况及效果开展评估。评估方法与标准参考 NY/T ×××。对于受污染耕地修复,在达到 NY/T ×××规定的评估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一步评估修复措施对耕地土壤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含量降低所起的作用。

8 总体技术性要求

8.1 耕地污染治理/修复措施不能对耕地或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治理/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者处置,并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治理/修复所使用的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耕地投入品中镉、汞、铅、铬、砷 5 种重金属含量,不能超过 GB 15618 规定的筛选值,或者治理/修复区域耕地土壤中对应元素的含量。

8.2 耕地污染治理/修复措施不能对治理区域主栽农产品产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种植结构未发生改变的,治理/修复区域农产品单位产量(折算后)与治理/修复前同等条件对照相比减产幅度应小于或等于 10%。

注:治理/修复区域内农产品单位产量及其测算方式由前期耕地污染风险评估程序确定。

8.3 受污染耕地治理,应当优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轮作、间作等措施,阻断或者减少污染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农作物可食部分,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受污染耕地修复,应当优先采取不影响农业生产、不降低土壤生产功能的生物修复措施,或辅助采取物理、化学措施。

8.4 治理/修复期间,在农产品收获时期定期开展土壤与农产品质量协同监测评价,根据监测评价结果及时优化调整治理/修复措施。土壤与农产品协同监测的方法参照NY/T 395和NY/T398。

附录 A

(规范性目录)

污染耕地治理(或修复)实施方案编制提纲与要点

A.1 任务由来及编制依据

A.1.1 任务由来

治理/修复任务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治理/修复。

A.1.2 编制依据

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划(计划)、标准与技术规范、前期耕地污染调查报告或评估报告及评审意见、论证意见等。

A.2 区域概况

介绍行政区域地理位置和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及环境概况。自然概况包括土壤类型、土壤地球化学、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地表水文、水文地质等情况。经济社会概况包括行政区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农用地面积与分布、农业种植结构、畜禽养殖情况、污水灌区分布、灌溉水量水质、肥料和农药使用情况、农产品质量状况、水源地分布等。环境概况包括主要土壤环境污染状况、点位超标区分布、土壤重点污染源分布、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分布、固体废物堆放情况等。

A.3 耕地污染特 征和成因分析

结合前期耕地污染风险评估报告,分析耕地污染状况、分布、面积及范围、成因及来源等。

A.4 治理(或修复)的范围 、 目标 与指标

根据前期耕地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结果,综合工作基础、实际情况、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明确对受污染耕地实施治理还是修复,以及治理/修复的面积、分布和范围。采用定性语言与定量指标,逐一描述治理/修复措施实施后的目标。依据拟达到的治理/修复目标和拟选择的治理/修复模式与技术,明确治理/修复措施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含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指标),并论述其合理性。

若是对受污染耕地开展治理,以实现治理范围内农产品达标生产为目标,具体评价标准参考 NY/T ×××;若是对受污染耕地开展修复,则要在实现治理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使耕地土壤中目标污染物含量降低到 GB 15618 规定的筛选值以下(含),或降低到保障农产品达标生产的含量。

A.5 治理 (或修复) 技术 评选

A.5.1 技术概述

简要介绍当前国内外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技术及其应用案例,包括技术要点、性能效果、适用条件、限制因素、运行成本、实施周期、可操作性等。

A.5.2 技术筛选与评估

针对目标区域,逐一开展技术筛选与评估。原则上应当优先采取不影响农业生产、不降低土壤生产功能、不威胁环境安全的绿色可持续治理/修复措施,如农艺调控、替代种植、施用环境友好的土壤调理剂等。可以采用列举法定性评估或利用技术评估工具表定量评估通过技术筛选的治理/修复技术,得到切实可行的技术。

A.5.3 技术方案比选

在技术筛选与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土壤污染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农作物类型、地形地貌、种植习惯、水文地质条件、环境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集成各种可行技术,形成若干治理/修复技术备选方案。备选方案可以由单项技术组成,也可由多项技术组合而成;可以是多个可行技术“串行”,也可以是“并行”。在充分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层面的诸多因素基础上,利用比选指标体系,比较与分析不同备选方案优点和不足,最终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综合表现最佳的技术方案。

A.5.4 田间试验效果

根据 7.5.2 开展的田间试验结果。经专家论证未开展田间试验的,需提供相关主要试验案例与数据。

A.6 技术 方案设计

阐述总体技术路线,制定涵盖技术流程、技术参数在内的操作性方案及规程,绘制治理/修复实施平面示意图。总体技术路线应反映治理/修复的总体思路、技术框架及模式;技术流程详细介绍具体技术步骤、工作量、实施周期等;技术参数应包括技术处理能力、实施条件、投入品配方及消耗、作业面积等;平面示意图应采用适宜的比例尺(一般应为1:10000-1:50000),符合图式图例规范,图斑的边界和图例要清晰。

A.7 组织实施与进度安排

治理/修复工作实施及推进方式,包括与政府、农业生产者、其他企事业单位、公众的关系及协调机制,还应说明信息公开方式以及舆情应对方案;进度安排应包括计划安排、实施阶段的划分等内容,并附实施进度表。

A.8 经费预算

经费估算采用单价乘以工程量的合价法。估算价格一般采用当前的静态价格,也可考虑动态价格。应说明有关单价和税率采用的依据,总预算应包含详细的计算过程,并附总预算表。根据进度要求,提出经费使用年度计划,并说明资金的来源和额度。

A.9 效益分析

采取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实施治理/修复措施后将取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包括治理/修复措施对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创收增效、公众健康、社会稳定的影响等。

A.10 风险 分析 与应对

简要分析开展治理/修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国家或地方相关政策调整导致的政策风险、相关技术操作不当导致治理/修复效果不佳的技术风险、因受到公众或媒体的高度关注引发的社会风险等,阐述对相应风险的应对措施。

A.11 二次污染防范和安全防护措施

阐述在治理/修复过程中,保护清洁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防止污染扩散的二次污染防范措施,及实施人员职业健康防护、周围居民警示、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等安全防护措施。

A.12 附图

(一)治理/修复区域的地理位置图

(二)治理/修复区域土壤污染状况空间分布图

(三)治理/修复区域农产品污染物含量分布图

(四)治理/修复技术方案流程图

(五)治理/修复实施平面示意图

(五)其他用于指导治理/修复过程的图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耕地治理查看更多>污染耕地治理查看更多>耕地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