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破坏生态”相关结果331

      来源:中外对话2015-03-1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来是源头预防建设项目污染和破坏生态最重要的一项环保法律制度,但却成为了一桩买卖。环评造假,不仅毁坏了环保部门的形象,而且引起中央注意。

      来源:学习时报2015-03-09

      2013年9月,德国联邦最高行政法院宣布,将会进一步强化环保组织提起团体诉讼的权利,环保组织可对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破坏生态等行为进行行政诉讼。...接受委托、公益诉讼是环保组织发挥专业优势、维护公众生态权益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

      来源:红河日报2015-02-15

      、长桥海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乡镇两污治理工程建设,强化环境监管,对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的行为严厉查处。...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要求云南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要求,表明中央对云南的生态环境十分关注和关切,也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对于云南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来源:新环境杂志2015-02-13

      依据新《环境保护法》第64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排污者的排污行为给周边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造...延伸阅读:【专题】:新环保法:翻开环保法史上新篇章2.应当防止污染和危害《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来源:陕西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微信2015-02-09

      同时对不注重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处罚,在个人方面我们目前仍以教育为主,但是经过这么多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强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戒。...省政协委员董家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想提两点建议,首先就是应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应对生态问题,创新生态保护机制,生态保护工作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等。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2-04

      改革不是一场彻底砸烂一个旧世界的革命,也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式严打,在理性对待历史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改变那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不合理因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提出新要求,更加强调法律的作用和依法追究责任的法治思想。

      来源:检察日报2015-02-02

      针对相关职能部门在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中执法监管意识不强、证据收集不完善等问题,该院结合重大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和法制宣传,从源头预防破坏生态环境的刑事犯罪和职务犯罪案件发生。...淅川县检察机关强化监督手段,重拳出击,对滥采滥伐滥挖等破坏生态的地鼠实施零容忍,严防小鼠变硕鼠。

      来源:金华日报2015-01-09

      为顺应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热情意愿,拓宽公众参与环境监管的渠道,新《环保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拆讼: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5-01-09

      本次《解释》中规定,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就体现了这个精神。...其中,生态环保类的社会组织约有7000个,符合《环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约700多个。谁来管?

      来源:法制日报2015-01-08

      此外,老百姓因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行为受到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还可以搭上公益诉讼的便车,进行索赔。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5-01-07

      依据《解释》,已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认定的事实,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提起诉讼的原告无需再举证证明,可以直接适用。...依据《解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判决被告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等费用,应当用于修复被损害的生态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5-01-07

      司法解释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不影响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诉讼。...本次出台司法解释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辖区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实际情况,在辖区内确定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2015-01-07

      为此,《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孙军工解释,为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与保护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有必要按流域和生态区域实行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2015-01-06

      因此,《环保法》第58条首次将破坏生态的行为也纳入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破坏生态行为纳入诉讼据自然之友介绍,被告2008年7月底在未依法取得占用林地许可证及办理采矿权手续的情况下,在福建南平市延平区葫芦山开采石料,并将剥土和废石倾倒至山下,直至2010年初停止开采,造成原有植被严重毁坏

      来源:新华日报2015-01-05

      根据新《环保法》,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工艺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新环保法实施后,由该基金支持的第一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福建南平生态破坏案获得立案。

      来源:今日早报2015-01-04

      关键词2:公民举报权今后,你若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行为,都可以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或其他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这是新环保法给我们的新权利。...举个例子,如果某环保组织发现某企业有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行为,除了加以劝阻或向环保部门反映情况,今后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了。当然,这还有一定要求。首先,环保组织不可以以此牟利。

      来源:中国矿业报2014-12-30

      笔者认为,《草案》毫无疑问是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尤其是遏制住破坏生态的一些不良现象的最根本的东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世界经济发展战略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来源:四川法制报2014-12-19

      2、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3、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污拒不改正的,按原数额按日计罚,上不封顶。4、环评、监测、维护、运营等机构要承担连带责任。...新制度:设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建立生态红线、生态补偿、总量控制和区域限批、排污许可、公益诉讼等制度。新手段:查封扣押、按日计罚不封顶、行政拘留、追究连带责任等。严在哪儿?

      来源:河南省环保厅2014-12-18

      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各位厂长(经理)朋友们,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保护好这片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雾霾问题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真诚希望您能理解和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认真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让您的企业和职工成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和河南环保事业发展的促进者

      来源:中国政府网2014-12-10

      要求利用限产限排、停产整治、停业关闭、行政拘留、查封扣押等行政手段;实行黑名单向社会公开等市场手段;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损害公众环境权益的行为,鼓励社会组织、公民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和民事诉讼;对涉嫌环境犯罪...三是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安全有了新期待。各地区、各部门环境监管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国环境形势总体趋稳向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