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市场正文

【干货】环保鸡血IPO:下半年重点市场趋势详解

2015-07-21 08:08来源:凤凰财经作者:Ifeng-Energy关键词:环保IPO环保企业PPP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预计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可达到5万亿元。

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等三阶段目标。同时,设定了相关的水质控制主要指标。

“水十条”围绕水环境质量改善核心,提出地表与地下、陆地与海洋污染同治,实施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严格监管,涉及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船舶港口污染控制、水循环再生利用、节水、饮用水安全、环境监管等领域。对于每项防治任务,“水十条”不仅提出了具体目标及完成期限,而且也明确了相关的责任主体,避免“九龙治水”的乱局。

同时,明确将进一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严格执法监管、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等综合举措来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投入方面,根据环保部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透露,预计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可达到5万亿元。 “水十条”出台,水污染防治万亿投资盛宴即将开启,而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水处理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5年4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水污染防治领域推广运用PPP模式,以费价机制透明合理、现金流支撑能力相对较强的存量项目为主。经充分论证的新建项目可采取PPP模式。同时,要求逐步将水污染防治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推广运用PPP模式,以城镇污水处理(含再生水利用、污泥处臵)及管网建设、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含工业废水毒性减排)、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10多个细分领域为重点。并要求健全PPP项目回报机制,以及规范操作流程等。我们认为,“实施意见”将进一步推动PPP模式在水处理领域的推广并促“水十条”加快落地。

从“水十条”涉及的重点领域来看,城镇水务(包括供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等)领域的付费机制较为明晰,而且随着水价改革的推进,特别是阶梯水价以及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的实施,水价形成机制将逐步完善,从而进一步为水务项目的投资运营收益提供保障。因此,相比于无清晰投资回报机制的其它水污染治理领域,城镇供排水领域将更易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也因此在PPP模式的推广中水务市场有望率先受益。

PPP助力垃圾焚烧市场发展提速

“十三五”期间,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投入将达到2633亿元。

201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约1.72亿吨,相比2004年增长了11.2%,年复合增长率1.2%。从生活垃圾无害化情况看,虽然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4年的52.1%快速提升至2013年的89.3%,但仅2013年未得到处理的垃圾就达到了1,845万吨,2004-2013年期间的累计未处理量则高达约4.86亿吨,如果考虑城市生活垃圾历史存量以及无害化处理率更低的农村,则这一数字将更为庞大。巨大的历史存量以及伴随城镇化加速和生活水平提升所带来的持续增加的垃圾产生量,为垃圾处理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就垃圾焚烧发电而言,随着技术成熟度和核心设备国产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用成本下降,凭借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等突出优势,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发展十分迅速。2004-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能力增加了约8.4倍,年复合增长率达28.2%;在无害化处理方式中的比重则从7.1%跃升到32.2%,成为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增量的主要贡献力量。另外,政策层面,垃圾焚烧发电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2012年,国务院《“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焚烧处理设施规模30.72万吨/日,较2010年增加21.76万吨/日,在规划新增总处理能力中的占比超过50%。在城镇化加速、垃圾量激增,而与此同时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垃圾焚烧将赢得更多发展优势,有望成为垃圾无害化的主流方式。

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13年9月,全国投入运行的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约159座,日处理规模14.5万吨。根据规划任务,2014-2015年还需完成约16.2万吨/日的设施规模建设,按单位投资成本50万元/吨测算,则2014-2015年的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将超过800亿元。

原标题:环保鸡血IPO:下半年重点市场趋势详解(纯干货)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